如果要安裝 ceph ,請多做這些事情:

  • 將 /etc/kolla/globals.yml 裡面的 enable_ceph 改成 yes 並取消註解
  • 對要當作 osd 硬碟的硬碟做下面事情(該指令假設是/dev/sdb)

    parted /dev/sdb -s -- mklabel gpt mkpart KOLLA_CEPH_OSD_BOOTSTRAP 1 -1
    
  • 自行建立 /etc/kolla/config/ceph.conf ,增加以下內容

    [global]
    osd pool default size = 2
    osd pool default min size = 2
    

如果要設定外部的 ceph ,請多做這些事情external ceph

選項設定,可做可不做。記得移除前面的 # 字號

  • enable_central_logging 改成 yes (這樣 log 會額外存到 elasticsearch)
  • 要監控實體機器,則將 enable_influxdb, enable_telegraf, enable_grafana 改成 yes
  • 要監控虛擬機器,則將 enable_ceilometer, enable_gnocchi, enable_aodh, enable_panko 改成 yes。 並將 ceilometer_database_type 改成 gnocchi。將 ceilometer_event_type 改成 gnocchi。
  • 如果你有裝 ceph ,則將 gnocchi_backend_storage 改成 ceph。在無 ceph 的情形下 ,無法在 multi node 的環境下使用 gnocchi 。

如果要啟用 TLS 則做下面事項

  • 將 kolla_enable_tls_external 改成 yes
  • 將 kolla_external_fqdn_cert 改成 /etc/kolla/certificates/haproxy.pem
  • 將憑證放在 /etc/kolla/certificates/haproxy.pem
  • 產生臨時憑證的方法,請勿用在真實環境
        /kolla-ansible/tools/kolla-ansible certificate
    

修改 /etc/kolla/passwords.yml 如果你想換密碼的話

执行如下指令,进入 container

docker exec -it <container_name> bash

每台电脑网卡名称保存一致

使用openvswitch部署完后,再一次修改 /etc/kolla/globals.yml 的下列欄位。

  • kolla_external_vip_interface: 將值改成 br-ex

由於外部網路的 vip 要放在 br-ex 上,但是 br-ex 是由 container 建立的,所以第一次佈署時,無法填寫 br-ex (因為 br-ex 不存在)。所以要在佈署後在修改設定

在 container 裡面執行下列指令,

kolla-ansible -i multinode deploy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